你以为夏天开风扇省钱又健康?大错特错!
最近刷到儿科医生的警告才知道:吹风扇和吹空调,不用一个夏天,孩子身体的差距拉开了。
健身教练常说“三分练,七分吃”,孩子夏天的健康是“三分护理,七分环境”,选错降温方式,娃可能越吹越遭罪。
一个夏天,两个孩子的身体状态差距很明显
◎吹风扇的豆豆
邻居张姐去年夏天坚持不开空调,说“风扇自然风更养人”,结果她家3岁的豆豆每天后背像水洗过一样,头发黏在脑门上。
刚开始长痱子,张姐以为是正常现象,结果没两周,孩子脖子、后背的痱子连成一片,有的还烂到渗黄水。
带去医院,医生皱着眉说:“长时间高温闷热,汗腺堵塞引发感染,再拖下去要住院。”
◎吹空调的朵朵
同事李姐她家每到夏天,家里都开着空调,然后放着加湿器,每天定时开窗通风。
而她家孩子,朵朵午睡盖着薄毯,醒来神清气爽。
李姐还学了医生教的小妙招:用空调挡风板避免直吹,出门前半小时关空调让孩子适应温差。
整个夏天,朵朵没生过一次热疹,吃饭香、睡得足,身高体重都超同龄娃。
一个夏天,吹空调和吹风扇的娃,身体差距显露无疑
美国儿科学会研究发现:“持续高温环境下,吹风扇的孩子皮肤问题发生率比吹空调的孩子高63%。”
通过这两个真实案例,我们就能发现,吹空调和吹风扇的娃,差距还是很明显。
具体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皮肤健康的差距:风扇只能加速汗液蒸发,无法降低环境温度,孩子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,容易引发痱子、湿疹。空调直接降温,保持皮肤干爽,从源头上减少皮肤病。
睡眠质量的差距:吹风扇的孩子常被热醒,睡眠碎片化影响生长激素分泌。
而26℃的空调房能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,要知道,生长激素80%都在熟睡时分泌。
情绪状态的差距:燥热环境会让孩子烦躁易怒,影响食欲和专注力。凉爽的空调房能稳定情绪,孩子玩得开心,吃饭更香。
别把空调当“洪水猛兽”,用对了,孩子很受益
很多家长像张姐一样,总觉得“空调吹多了会得空调病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澄清:所谓“空调病”,本质是使用不当导致的不适。
就像炒菜没掌握火候会糊锅,错的不是锅,而是用法!儿科专家崔玉涛也强调:适宜温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,与其担心空调危害,不如学会科学使用。
给娃吹空调的5个黄金法则,照着做,娃安稳度夏少生病
1、温度26℃最舒服
空调别打太低,记住26-28℃是黄金区间,跟室外温差别超过7℃。
举个例子:外面35℃,家里打28℃就行,孩子跑跳玩闹也不会突然着凉。
晚上睡觉怕踢被子,就把温度调高1℃,盖个薄毯正合适,别学我邻居非要打22℃,孩子冻得缩成一团还感冒了。
2、出风口朝上,别对着娃猛吹
空调风别直勾勾对着孩子吹,最简单的办法:把出风口往上调,让冷风往上走再循环下来,或者花几十块买个挡风板装上。
尤其是婴儿床、儿童座椅附近,绝对不能有直吹风,我闺蜜家孩子就是被直吹吹成了歪脖子,医生说是局部受凉肌肉痉挛,可把她后悔坏了。
3、屋里放盆水,湿度要跟上
开空调屋里容易干,孩子嘴唇起皮、嗓子咳嗽都是因为湿度不够。
没加湿器的,就在屋里放盆水,或者在暖气片上搭条湿毛巾,别靠近电器。
我家就用这种土办法,湿度计显示保持在50%左右,孩子早上起来嗓子不干,皮肤也不紧绷。
要是有加湿器,每天换水消毒,别让霉菌跟着水雾飘出来。
4、定时通风换气
空调房别关一整天,每 2-3 小时开窗 15 分钟换换空气,不然屋里细菌、尘螨容易堆积。
我妈以前总说“开空调就别开窗,费电”,结果我儿子总打喷嚏,医生说就是空气不流通闹的。
现在我定了闹钟,到点就开窗通风,顺便让孩子去阳台站两分钟,适应一下外面的温度。
5、进出空调房,这两步不能省
孩子刚疯跑完一身汗,别直接拽进空调房,先在门口站半分钟,擦干汗再进去。
要是出门,提前半小时关空调,让孩子适应温差。
我表姐家孩子有次从空调房直接冲进 30℃的室外,当场中暑呕吐。
记住!!!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没大人强,温差太大容易出问题,这就跟咱们冬天从暖气房出门要穿外套一个道理。
结语
儿科医生表示:“夏季高温,对孩子的威胁远超想象,持续闷热可能导致脱水、中暑,甚至影响大脑发育。”
所以,正确使用空调,不仅能守护孩子的健康,更能给成长提供稳定的环境。
这个夏天,别让错误的降温方式,成为孩子健康路上的绊脚石。
(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侵权立删)
下一篇:没有了